今天听她的…

浏览次数: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日期:2024-01-23

  生活中她们总是爱美,喜欢飘扬在风中的裙摆,喜欢柔顺光彩的长发,喜欢收藏各种颜色的口红。她们也喜欢自由,喜欢旅游,喜欢大海。

  她们也拥有各种身份。是两岁孩子的妈妈、新婚的妻子、刚成年的女儿,爸妈的掌上明珠。

  但在疫情来临时,她们毫不犹豫的卸下精致的妆容,剪短秀发,用厚厚的口罩遮起美丽的面容,或是在病房里与强大的“敌人”作战,或是制作口罩撑起最坚实的后盾。她们面对了最恶劣的条件,最可怕的“敌人”,承担了最艰巨的使命,走在了抗疫的最前线,展现了坚强的女性力量,用付出绽放了璀璨芳华。

  她们用包容万物的情怀和温度在抗疫战场冲锋陷阵,承担了保护人们的责任,她们是最美的力量。

  感谢那些为战疫付出的女性们,在这个38妇女节,网易声音图书馆和浙视频联合推出的特别节目“战疫有声,暖春有她”,向所有奋斗在战疫一线的美丽女性们致敬。

  2月12日,魏晓霞接到了一通电话,是省里下达了支援湖北荆门的任务。她作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感染管理科的一员,她毫不犹豫的接受了任务,她的家人也十分支持她的决定,就此坚定的踏上了去往荆门的征途。

  魏晓霞的工作和大多医疗工作者不同,她的任务是每天坐在电脑监控前,监督每一位医护人员是否防护到位。她需要监督医护人员进入重症病房前,规范的穿好每层防护服,也需要监督他们在走出病房后,做好清洁消毒的每一步。“不让任何一名队员感染”是她的责任。她是所有医护人员的另一双眼睛,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发现不足,也是所有医护人员的“把关人”,承担着所有队友生命的重量。

  她一直在默默的守护,这段时间只有她才能看到每一位医护人员从病房出来的过程,也只有她才能看到他们摘下口罩露出疲惫的样子。通过监控,她观察到,医护人员的N95口罩都带了很长时间,口罩整个黏住他们的皮肤,摘掉的时候会非常痛。想到这里,她心疼每一位队友,不自觉地带着带着哭腔,“他们出来的时候每一个人身上都是湿透了的,他们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

  很巧的是,采访的当天,也是魏晓霞女儿的生日,当问到最想对孩子说什么时,她却无言,只想送去一个拥抱,安慰她的女儿。她用温柔与细致,给了团队莫大的安心,但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她却迟到了。

  2月19日,和其他浙江队员接到紧急指令,前往武汉最大的方舱医院,光谷日海方舱医院,参与救治管理工作。在方舱医院治疗的每一位病人都有着巨大的压力,蒋思懿用她自己独特的方式,照顾着病人的心理健康。

  “很多患者是从隔离点和其他医院转来的,被转来转去好几次,内心处于比较茫然的状态,方舱内的基础条件相对较差,也加重了他们的焦虑。” 蒋思懿赶到的那天,是方舱医院正式启用的第二天,每一名患者的内心都是忐忑的。

  病人配合工作才会治疗的更顺利,第一天的工作结束之后,已是筋疲力竭的她仍然想着如何安抚病人的情绪。回到宿舍,她花了整整两小时写下三页纸。

  第二天中午,她在广播室对所有患者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她将用自己的全力让所有患者安心,与他们共度难关。

  “我们不是武汉人,我们也不是湖北人,但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热爱脚下的这篇土地,热爱这片土地的所有人。希望大家携手共度此次难关。对不起,我们来晚了!” 对于武汉人民的苦难,她感同身受。读到最后,她忍不住哽咽了。

  由于当地的医疗条件十分有限,她们赶到荆门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荆门一院把普通病房改造为重症监护室,将新冠危重症患者集中管理起来。她说:“降低新冠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是我们的使命”,她在最危险的地方,挑起了最重的担子。

  重症监护室“红区”,人称战疫火线。在里面工作的医护人员都与病毒正面较量,都是真正的勇士。但现实的情况十分严峻,临时建起的病房面临医疗设备不足,设施防疫标准不够。各种品牌的设备并未经过检测,有些还贴了设备故障无法投入使用。葛慧青与同事第一天的第一件事就是完成了所有不同品牌的呼吸机额装配和检测,发生故障的仪器及时联系当地工程师维修,未雨绸缪,为接下来收治患者做好准备。

  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之下,重症监护室的运作步入正轨。插着管子吸氧的危重患者、各种仪器滴滴作响、医生护士忙碌的身影、还有自己罩在防护服下闷热的环境,都是重症监护室的日常。

  在这样高压的环境之下,她仍然心怀感动。晚八点出仓时,拿起手机看见团队的工作群里一起为同事徐培峰过生日,这一幕让她感觉内心暖暖的。“心在一起是团队,团队在一起努力,是一种幸福。”与队友并肩作战,她并不孤单。

  “平时一般工作8小时,现在我们早上6点半差不多就要开始了,晚上到9点、10点。”,过年后,向方一直坚守在口罩生产的第一线。“有些人是会吃不消的,我年轻还好。”她轻描淡写的说道,但实际上37的她需要一天之内站着工作十几个小时,加工3万个口罩,机械化的作业也需要耗费很多精力。

  但向方和同事们深知口罩对一线医护人员的重要性,上班期间全身心的投入,不敢有丝毫纰漏。

  像这样放弃年假的女工还有很多很多,她们拿着微薄的薪水,日以继日的工作,只为了保障更多人的平安。

  “现在真的是太需要你们了,医护人员在前线,现在生产防护设备的就是最关键的后盾,除了说句谢谢,别的我们也做不了太多。”一位网友这样评论,他也道出了我们的心声。

  53岁的王晓红是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钢结构专家,当听到火神山医院招工时,她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没有我们热爱的城市,我们在哪儿安身立命?”

  虽然是女性,但面对苦活累活丝毫没有退缩。从火神山医院场平开始,王晓红主要负责图纸、技术、物资、现场等4大方面的通盘协调。每天上百个电话、只能休息五六个小时。她说,“我父母都是三局的,我是第二代了。而且我父亲是一名军人,对我从小都是用军事化管理的,国是当头,我们三局人召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必胜!”

  十天建成火神山医院,无数网友见证这一奇迹。在这背后,有这样一群工地铁娘子,突破身体的极限和体面,把自己最大的力量,献给热爱的这片土地。

  在方舱医院相互照顾的爷爷们,相约一起康复离开;在重症监护室,医生全力拯救生命。她已记录无数疫情瞬间,但这背后是辛苦与危险的付出。

  她已经身处一线四十多天,没有见过父母、朋友。百步亭社区、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这些危险的疫情中心她都亲临报道。也深入隔离区,与医护人员面对面,近距离感受生死。甚至她怕父母担心,向他们隐瞒了自己报名了去武汉工作。“想在这里和父母道个歉,希望疫情结束,能回家看看他们。”她克服了孤独、恐惧和巨大的精神压力,将最前线的声音传递给我们,她会继续坚强的记录直到战疫胜利。

  女性的爱美、柔弱、娇气的标签被撕去,英雄、勇敢、坚韧也成为了女性的代名词,她们身上散发的光芒并不微小,细腻并富有力量,她们竭尽所能,点燃了全社会的希望,这次,让我们真挚的感谢女性的付出,为她们点赞。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校正质量

 

Copyright 2017 尊龙 人生就是博!登录指定AG发财网 All Rights Reserved